全部字段
全部字段
题名
文章
关键词
香港考古学发展史简论(上)(1921~199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吴伟鸿
 
出版发行时间: 1997-03-30
来源数据库: 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分享到:
详细信息
摘要
作者 : 吴伟鸿
标识号 : ISSN : 1000-7830 CN : 61-1010/K 
分类号 : 中图分类 : K85 
引文 : ①②叶祖康:《近五十年香港考古工作概况》,《香港考古学会会刊》(英文简称:JHKAS)第7期,1976年。③白尔德:《香港考古工作的发展及成就》(Bard,S.M.Ar-chaeologyinHongKong:AReviewofAchievement),《东南亚考古论文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1995年。④商志香覃、李果:《港澳地区史前时代沙丘遗址的分期与珠江三角洲的关系》,《当代港澳》1994年第2期,中山大学港澳研究中心。⑤安志敏:《对香港考古学的几点认识》,《文物》1995年第7期。⑥韩义理,又译为韩雷(Heanley,C.M.),英国人。医生,任职于香港政府,对地质、考古都很有兴趣。1928年退休离港。⑦萧思雅(Shelshear,J.A.),澳大利亚人。任解剖学教授于香港大学,1935年退休返国。⑧施戈斐侣,又译名史高斐(W.Schofield),英国人。1911年起先后任港英政府的警官和检察官,1938年退休返英。他在20年代开始在香港地区调查遗址和表采遗物,将调查和表采所得写成笔记。1968年在英国逝世,死后其妻将他的笔记和考古调查的照片托许舒(JameHayes)带回香港,悉数移交香港考古学会,包括1931—1938年调查、发掘龙鼓洲,1937年发掘石壁东湾遗址和1938年参加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三届远东史前学家会议发表石壁东湾遗址的报告和论文。1938年施戈斐侣离港返英带走大量香港出土文物,可惜却没有注明出土和采集地点。石壁东湾出土的文物悉数存放在工务局仓库,日本占领香港时全部丢失。⑨袁复礼(1893—1987),字希渊,河北徐水县人。1915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20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系,授硕士衔。曾在北平地质调查所工作,任中国与瑞典合组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中方代理团长三年,以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地学系、地质系主任。①0HeanlyC.M.HongKongCeltsBuletinofGeologicalSocietyofChina.7Beiping.1928①1Yuen,P.L.(袁复礼)ReviewoftheHongKongNeolith-icColectionBuletinofGeologicalSocietyofChina,7Beiping.1928。①2“远东史前学家学会”在战前举办了三次学术会议,除1932年外,1935年在马尼拉举行,1938年在新加坡召开,施戈斐侣、麦兆良和林惠祥教授参加会议。①3芬戴礼(Finn,Daniel.J.1986-1936),通称芬神父(FatherFinn)。生于爱尔兰的可克(Cork),早年就读巴里斯坦教会学校。爱尔兰国立大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保送牛津大学研究生院深造两年,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研究荷马诗史,写《希腊雕刻的色彩印象》论文。因研究希腊、罗马历史,遂对考古学产生极大兴趣,曾计划在爱尔兰发掘几处史前遗址,不果。旋入学耶稣会(Jesuit)所属神学院,再赴奥地利的茵斯博罗克(Inns-bruck)大学攻读哲学,钻研神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今匈牙利、捷克、波兰一带作教士,因不适应欧洲大陆的寒冷气候,体质日衰而患染肺病。居澳洲疗养,并在悉尼的Riverview大学任教务长,其间因教学需要,学习日语,逐渐对日本产生兴趣,研究日本文物。1926年他拟前往日本,路过香港,时值爱尔兰耶稣会会员始在香港布道,急需人手,乃劝其留港参加传教。他在港岛学习汉语,能说流利的粤语和少许普通话。1927—1928年在香港大学教育系兼任教授,1928—1931年在广州圣心教会学校(SacredHeartCokkege)任训导长,1931—1936年任教于港大地理系,同时又是香港仔教区神学院宗教学教授、神学主任。1935年被香港政府委为代表,出席马尼拉的第二届远东史前学家会议。1936年6月代表香港大学参加在欧洲的奥斯罗(Oslo)举行的世界史前学家大会。他在大会宣读有关香港史前考古的论文,公布香港发现的史前文物,引起全场代表的注目。在会议期间他邀请安特生(Anderson,J.)访问香港,参加考古发掘。会后应与会代表的邀请,到欧美许多文化中心区考察,10月到伦敦参观大英博物馆,12月因患血中毒,病逝英伦,终年50岁。①4陈公哲,香港著名的业余考古学家和文物收藏专家。1938—1939年在香港的石澳、狮子山、扫管笏、屯门、青山、柱角、榕树湾、十、洪胜爷、鹿洲、东湾、沙岗背、汲水门、龙鼓、沙洲、屏山等16处遗址发现大量文物。50年代末,他将一批香港出土文物分赠部分社团,包括九龙总商会下属的中学,还有一部分收藏于香港汇丰银行保险库,现已捐赠给香港博物馆。①5③5Finn,D.J.ArchaeologicalFindsonLammaIslandnearHongKong.UniversityofHongKong.1958①6②3②4②5Schofield,W.TungKwnIsland,thetypesiteofHongKong'solderprehistoricCultureJournaloftheHongKongBranchoftheRoyalAsiaticSociety,9.1969.①7②0③6Schofield,W.AnArchaeologicalsiteatShekPik,ExcavationReportandRelatedPapers.HongKongAr-chaeologicalSocietyJourmalMonograph1.1975.①8《香港博物学家》又译为《香港自然科学杂志》。①9Peacock,B.A.V.&Nixon,J.P.ReportsontheHongKongArchaeologicalSurvey,Vol.3.1986.(香港政府内部档案)。②1Peacock,B.A.V.&Nixon,J.P.TheHongKongAr-chaeologicalSurvey:SubsurfaceInvestigationReports,HongKongAntiquities&MonumentOfice.1988.②2④5Kely,W.J.TungKwu.JHKAS,51975.Kely,W.J.TungKwu.Phase3,JHKAS,61976.Meacham,W.TungKwn.Phase4,JHKAS,61976.②6陈志良:《香港访古记》,《说文月刊》第一卷合订本,重庆说文月刊社出版,1940年。②7陈公哲在《考古学报》发表的《香港考古发掘》一文,章节结构与其英文稿《香港考古发掘》相近,仅删去“民族推论”一节。见陈志良《香港访古记》。②8见《华侨日报》1940年2月22日。②9见许地山:《香港与九龙租借地史地探略》,《广东文物》下册,香港中国文化协进会编辑出版,1941年。③0“中国文化协进会”是由一批因日本侵华而避居港岛的国内爱国知识分子于1939年9月17日在香港成立。“广东文物展览会”由叶恭绰任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筹委共63人,有许地山、简又文、邓尔雅、高剑父、王云五、陈公哲等。③1麦兆良,又译为麦兆汉(Maglioni,R.),1891年生于意大利翡冷翠。在当地堂区修道院受教育。1915年任教堂司铎之职。后加入米兰的宗座外方传教会工作。1928年派往香港,后又于潮汕地区传教,1945年任香港岛跑马地天主教坟场司理。1953年病逝。1934年芬神父得麦兆良协助在汕尾进行考古调查,发现多处遗址,从此麦氏在这一带进行了长期的调查和表采。1938年在《香港博物学家》杂志发表《海丰考古发现》(ArchaeologicalFindsinHoifing,又译为《海丰考古的收获》),提出对这一带考古分期的初步意见,并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三届《远东史前史学家会议》,公布《南中国考古收获的几点要点》论文。1952年在《远东学报》刊登《南中国的考古》一文,划分广东沿海三个考古区域,并重新排定考古文化分期。1975年11月香港博物馆举办“麦兆良神父对广东考古学的贡献”展览,同时香港市政局资助香港考古学会编辑出版麦兆良《粤东考古发现》(ArchaeologicalDiscoveryinEasternKwang-tung)一书。此卷是根据其生前写成的《华南史前史》手稿和田野考古调查笔记、日记、备忘录、书信、札记等约20万字,加工整理而成。麦兆良在广东沿海一带收集大量的文物,仅海丰一地所收集的陶器就达1800余磅,石器400余件,1945年将大部分重要的文物携带到香港。他逝世后,香港地区罗马天主教会将这批文物全部赠给香港政府,初存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1969年移交给香港市政局的博物美术馆,1975年再归于新建立的香港博物馆。③2芬戴礼神父将调查和发掘的资料及其研究论文13篇,于1932—1936年陆续刊载于《香港博物学家》杂志。后由RyanT.F.编辑成《香港舶辽洲考古发现》,于1958年由香港大学出版。舶辽洲即今称南丫岛。③3芬戴礼的部分文章曾译为中文发表,有黄素封:《香港舶辽洲史前遗物发现记》,《说文月刊》第一卷合订本,重庆说文月刊出版,1940年。③4发表于《香港博物学家》杂志第8卷3、4期,1938年。③7陈公哲在1948年发表的《香港考古发掘及考古学家》中说:“出土文物虽属个人暂时存有,厥为地方公物,满拟所著(即《香港考古发掘》)出版后,连同各物赠予政府,留后人观摩。不期1941年,日敌来侵,香港沦陷。余既退入内地,香港出土各物(二百五十余件),遂为伪香港总督矶谷廉介取去。胜利归来,曾具函香港政府,南京教育、国防二部,东京麦帅总部查询。各方虽有函复,终不知实物着落,此为一遗憾之事。”见黎晋伟编《香港百年史》第23页,香港南中编译出版社,1948年。③8饶宗颐:《李郑屋村古墓砖文考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9本,1969年。③9屈志仁:《李郑屋汉墓》,香港市政局出版,1970年。④0罗香林:《宋王台与宋季之海上行朝》,香港大学《东方研究学刊》第3卷第2期,1956年;科大卫等编:《香港碑铭汇编》第一册,香港市政局、香港博物馆出版,1986年;简又文:《宋末二帝南迁辇路考》,《南北佛堂访古记》,见《宋王台纪念集》,香港赵氏宗亲总会出版,1960年。④1谢伯昌,早年留学美国,后任九龙总商会理事长、诸圣中学校董。1996年8月,九龙总商会将谢伯昌于1956年收藏的砂岗背、大湾、东湾等处出土的30余件文物,赠予香港博物馆。④2赵子能于1985年著文《香港考古工作的发展》言:“二次大战后,陈公哲在1956年开始发掘香港若干遗址,但他没有将这次发掘的新内容详细地增添在《考古学报》1975年第4期《香港考古发掘》一文中去。见:T.N.Chtu.DevelopmentofArchaeologicalWorkinHongKong.JHKAS,11.1986④3Davis,S.G.&Tregear,M.ManKokTsui,Archaeologi-calSite30,Lantaulsland,HongKong.AsianPerspec-tive,4.*1961.*即TheBuletinoftheFar-EasternPrehitionAsociation之简称。AsianPerspective.中译名:《远东史前学会会刊》或《亚洲展望》。④4香港考古学会《考古学会介绍》,《香港考古学会会刊》第1期,1968年。④6Frost,R.J.ShaChau.JHKAS,6.1976.④7Bard,S.M.ChungHomWan.JHKAS,6.1976.Tomlin,S.ChungHomWanExcavation,JKHAS,21970.④8Frost,R.J.ShaChau,JournaloftheHongKongArchae-ologicalSociety,JHKAS,6.1976.④9⑤7秦维廉编:《南丫岛深湾—考古遗址调查报告》,香港考古学会专刊第三本,1978年。⑤0⑤6⑥3Bard,S.M.&Meacham,W.PreliminaryRepartonasiteatShamWam,LammaLsland,HongKong.AsianPerspective,15.1973.⑤1今按《南丫岛深湾—考古遗址调查报告》第58—59页作:①40—50cm/另处作70—80cm:为晚近历史扰乱层②50—90cm:高温或低温的几何纹泥质陶、绳纹或几何印纹的夹砂粗陶、青铜碎片、石环、石镞,磨制石器及饰物,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文化层。③90—120cm:几何印纹软陶、绳纹夹砂粗陶。④120—140cm:绳纹夹砂粗陶、刻划纹夹砂陶、磨制及打制石器工具、饰物,直至280cm。⑤280—330cm:陶片渐少。与1973年的说法不同。今并录之,以供参考。⑤2⑤4⑤8⑤9Wheeler,M.ArchaeologyfromtheEarth.Lon-don,PelicanBook.,1954⑤3祖歌丝基(JouKowsKi,M.),美籍考古学家。曾任教于纽约大学,兼布朗(Brown)大学副研究员,曾在土耳其、黎巴嫩和中东各地发掘,有丰富的田野发掘经验。在香港时协助整理深湾第二次发掘出土的陶器。第三次发掘时正在巴黎大学攻读考古学博士学位。发掘结束尚未进行室内整理,却突然离港他往。1980年她著《田野考古方法大全》(ACompleteManualofFieldArchaeology),书中批评香港考古的某些人作法是“寻宝人”(treasure-seeker),暗示某些人利用出土文物之宝物特征,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实际上不是真正的考古学者,因为他们没有方法,也没有理论。⑤5Bard,S,M.ChungHomKok.JHKAS,2.1970⑥0张光直:《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断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0本,1959年。⑥1Chang,K.C.PrehistoricCeramicHorizonsinSouthEastChinaandtheirExtensionintoFormosa,AsianPerspec-tive,7.1963。⑥2Meacham,W.TungKwn,Phase4.JHKAS,6.1976.
来源 : 考古与文物,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1997,02
刊名 : 考古与文物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年 : 1997
期 : 02
页 : 40-56
页数 : 17
中文摘要
香港考古学发展史简论(上)(1921~1996)●商志香覃吴伟鸿香港考古工作的开展是20年代开始的,至今已有75年的历史。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之际,回顾香港考古的历程,总结香港考古学的发展,对促进香港地区的考古工作和研究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位置
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