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字段
全部字段
题名
文章
关键词
论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田广金等
 
出版发行时间: 1997-04-15
来源数据库: 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分享到:
详细信息
摘要
作者 : 田广金等  田广金  英文作者 Tian Guangjin
文章题名 : 英文篇名 : ON PREHISTORIC ARCHAEOLOGY OF SOUTH MIDDLE INNER MONGOLIA 
标识号 : ISSN : 0453-2902 CN : 11-1209 
作者机构 :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分类号 : 中图分类 : K872 
引文 : [1] 张兰生等:《中国北方季风尾闾区全新世不同时期降水变化及其区域分异规律的研究》,《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一),海洋出版社,1993年。 [2] 严文明:《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两个问题》,《文物》1985年8期。 [3] 《内蒙古西部地区原始文化座谈会发言辑录》,《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29页。 [4] 杨杰:《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综述》,《内蒙古文物考古》第10期。 [5] 崔璇、斯琴:《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青铜时代文化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崔璇:《白泥窑子考古纪要》,《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 [6] 崔璇:《“海生不浪文化”述论》,《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年5期。 [7] 魏坚、崔璇:《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的发现和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8] 崔璇:《朱开沟遗址陶器试析》,《考古》1991年4期。又见[6] 。 [9] 田广金:《凉城县老虎山遗址1982-1983年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 [10] 田广金:《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年代》,《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 [11] 乌盟文物站凉城文物普查队:《内蒙古凉城县岱海周围古遗址调查》,《考古》1989年2期。 [12] 田广金:《内蒙古中南部仰韶时代文化遗址的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 [13]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凉城县杨厂沟遗址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第5期。 [14] 田广金:《内蒙古中南部仰韶时代遗存研究》、《内蒙古中南部龙山时代遗存研究》,均载《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 [15] 田广金:《内蒙古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考古发现和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第6、 7期。 [16] 田广金、史培军:《中国北方长城地带环境考古学的初步研究》,《环境考古研究》(第二辑)。 [17] 刘清泗、李华章:《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岱海-黄旗海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及预测》,地质出版社,1992年。 [18] 张兰生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鄂尔多斯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及未来百年预测》;降迁梅:《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全新世孢粉组合及植被探讨》。均见《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及预测》,地质出版社,1992年。 [19] 见[14] ,图三、图六。 [20] 见[14] ,图五。 [21] 王志浩、杨泽蒙:《鄂尔多斯地区仰韶时代遗存及其编年与谱系初探》,《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 [22] 《内蒙古西部地区原始文化座谈会发言辑录》,《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 [23] 北京大学考古系、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呼和浩特市文物事业管理处:《内蒙古托克托县海生不浪遗址发掘报告》(待刊)。 [24] [26] 陈冰白:《略论“大司空类型”》,《青果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 [25]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容城县午方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考古学集刊》第5辑。 [27] 文启明:《午方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和认识》,《考古学集刊》第5辑,286页。 [28]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内蒙古包头市阿善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2期。 [29]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小沙湾遗址及石棺墓地》,《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30]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北考古队:《陕西绥德小官道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考古与文物》1983年5期。 [31] 见[14] 。 [32] 崔璇:《阿善文化述论》,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又见[4] 。 [33] 苏秉琦:《燕山南北·长城地带考古工作的新进展》(1984年8月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原始文化座谈会上的报告提纲),《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 [34] 苏秉琦:《纪念仰韶村遗址发现六十五周年》(代序言),《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35] 鲁琪、葛英会:《北京市出土文物展览巡礼》,《文物》1978年4期。 [36] 陶宗冶:《河北张家口市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6期。 [37] 孔哲生等:《河北境内仰韶时期遗存初探》,《史前研究》1986年3、 4期合刊。 [38] 辽宁省博物馆等:《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文物》1977年2期。 [39] 李恭笃等:《试论小河沿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40] 严文明:《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的有关问题》,《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 [41] 王立新:《单把鬲谱系研究》,《青果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 [42]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永兴店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43]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白草塔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44] 魏坚、崔璇:《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45] 晋中考古队:《山西汾阳孝义两县考古调查和杏花村遗址的发掘》,《文物》1989年4期,27页。 [46] 忻州考古队:《山西忻州游邀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4期,292页。 [47] 晋中考古队:《山西娄烦、离石、柳林三县考古调查》,《文物》1989年4期。 [48]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汾阳峪道河遗址调查》,《考古》1983年11期,图四,6。 [49] 卜工:《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几个问题》,《文物》1990年2期。 [50] 同[36] ,图二,31、 32。 [5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1期,图一○,4。 [52]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朱开沟遗址》,《考古学报》1988年3期。 [53] 王连葵:《河套和岱海地区夏商时期文化初探》,《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 [54] 崔璇:《朱开沟遗址陶器试析》,《考古》1991年4期。 [55] 孙华:《夏商周考古》,《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92年。 [56] 吉发习、马耀圻:《内蒙古准格尔旗大口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1979年4期。 [57] 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神木石峁遗址调查试掘简报》,《史前研究》1983年2期。 [58] 张家口考古队:《一九七九年蔚县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收获》,《考古》1981年2期,图九,3。 [59] 同[14] ,140页,图二。 [60] 同[14] 。 [61] 张忠培:《客省庄文化及其相关诸问题》,《考古与文物》1980年4期。 [62]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宁夏海原县菜园村遗址、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9期。 [63] [65] 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渊源》,《考古学报》1988年3期。 [64] 伊克昭盟文物站普查资料。 [66] 同[34] ,18页。 [67] 郭素新:《再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渊源》,《内蒙古文物考古》第8、 9期合刊。 [68] 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1991年。 [69] 田广金:《内蒙古长城地带石城聚落址及相关诸问题》,《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 [70] 张忠培等:《晋陕高原及关中地区商代考古学文化结构分析》,《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71] 李非等:《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9期。 [72] 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 [73] 严文明:《略论仰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阶段》,《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 严文明:《中国古文化,多元归一统》,《中国古代文化三系统说》,《日本中国考古学会会报》第4号,1994年9月15
来源 : 考古学报, Acta Archaeologica Sinica,1997,02
刊名 : 考古学报  Acta Archaeologica Sinica
年 : 1997
期 : 02
页 : 3-27
页数 : 25
印刷页码 : 121-145
更新日期 : 2009-04-22
中文摘要
<正> 一、前言内蒙古中南部位于黄河一曲之处。其文化地理范围,东自张家口——锡林浩特一线,西至包头——东胜——神木一线,北迄阴山脚下,南达晋陕,以长城为界。该地区又恰好处于中国北方季风尾闾区及其边缘。所谓北方季风尾闾区,是东南季风、西南季风与西风环流共同作用的地带,年降水量的整体南北移动和东、西相异变化是尾闾区降水变化的基本特征。由集宁至二连浩特一线是季风尾间区东西分异的重要分界线,这条界线西侧的过渡地带(包头——东胜——神木一线之东)属东南季风、西南季风与西风环流交绥作用地带。西南季风
英文摘要
[South middle Inner Mongolia,as the intermediary zone between the ding tripod cultural region on the east of the Taihang Mountains,the li tripod cultural region on the west of these mountains and the cylindric jar cultural region on the north of the Yanshan Mountains,was not only the convergent area of various cultural elements in different periods,but also the tract having the most complete record on the frequency of cultural diffussion or penetration in all directions from remote antiquity.]
位置
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