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近两年,我国经济金融领域中的“经济冷、货币热”和“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比较突出,一般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资金在银行体系空转,支持实体经济弱化,甚至有的学者得出只有影子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的结论。我认为,这种理解过于表面化,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杠杆配置资源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同时,在贷存比、信贷额度等约束下,银行为了规避监管而不断创新,从“非标”业务到同业业务,催生了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既给货币政策的制定和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带来影响,也使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日益凸显。